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

前天在iTunes上租了「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」這部電影來看,其實無論是書還是電影,一個好的標題總是吸引我點閱的首要關鍵,所以這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片名便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。



這部由法國導演Abdellatif Kechiche所執導的片子,講述的是同性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,從萌芽、曖昧、熱戀、到激情褪去,最後彼此傷心地結束這段感情。或許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些愛情,無可避免地都必須要有些遺憾吧!

「我們把彼此的生命佔滿,最後卻留下一個空。」我想,這就是對一段逝去的感情最好的詮釋。

許多人都將重點放在這部片裡大尺度的情慾鏡頭,但我卻覺得這部電影裡那種慢火細燉的情感,才是最教人欲罷不能的。



這部電影從劇本台詞、到許多沒有對白的鏡頭,乃至於它的片名,都給人留下了許多意味深長的伏筆,Steven Spielberg在評論這部片子時,特別提到了「......這部片裡演員的沉默戲很感人,有時候沉默比言語更重要、更有力。」

一如人生,文學的深度總是堆疊於那些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裡,我特別喜歡這部片的呈現手法,裡面演員裡的對白大部份不是很多,但那種沒有對話又看似細瑣、冗長的片段,反倒張力十足,蘊含了很多細節在裡面,不用台詞詮釋,那滿滿流洩出來的情感倏忽之間便讓你招架不住。

如果說商業片是我們被電影牽著鼻子走,那這部片大概就是呈現了一種完美的閱讀者與電影對話的境界,跟商業片完全不一樣。

這部電影裡也藏了許多暗示在裡頭,透過第三人的表現或者朗讀經典文學裡的詞句,呈現了兩名女主角各時期的心境轉換,不那麼明目張膽卻又唯美的表現手法,感受起來更有韻味。

一般人印象中的藍色是冷色調,總是給人一種孤寂冰涼的感覺,不僅是大海,就連雪山也都透著一點天空的藍,而英文裡的blue也有著憂鬱的意思。但,火燄裡的最高溫,卻也是藍色的。

如果愛是藍色的,你所感受到的是炙熱、抑或是無盡的冰冷孤寂呢?



【劇情介紹】

「我是女人,我說我的故事,在那些吸引我的年輕人之中,我注意到了其中一個,讓我甘願多看他幾眼,我喜歡看他,也知道這帶給我的歡愉,他仍覺得我誘人,但他卻無動於衷,我忘了取悅他,只沉醉於觀賞他。」



對愛情一知半解、仍是高中生的女主角Adele,在好朋友們的慫恿之下,勉強試著和學長約會、交往、做愛,經歷所有男女朋友應該有的過程,學長很帥又有才華、而且很喜歡她,一切都很完美,她卻隱約覺得哪裡不對,她無法違背自己的感覺,只能狠下心來提分手,但反倒是她自己哭得稀哩嘩啦,初嚐戀愛滋味的她覺得很困惑,她不曉得自己是怎麼了。



「當你經過某人身邊,與他四目交會,促成了相遇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見鍾情,心中是否多了或少了些什麼?一種遺憾?你們又怎麼詮釋那種內心的缺憾?



結束了與學長短暫的戀愛後,反倒是那天在街上行走時,擦身而過的一位藍色短髮的女子,一直讓Adele魂牽夢縈,甚至夢到和她做愛,Adele無法否認自己內心對她的強烈慾望(以及對同性之間的強烈慾望),對藍髮女子念念不忘。



直到同校的另一名女同學的誘惑下,她跟她發生了關係,終於確定了自己的性向。



一天,Adele在朋友的邀請下,到gay bar散心,但卻覺得自己格格不入,不知如何是好,此時突然有一名大叔看著她,對著她說:「愛情與性別無關,要找到愛你的人,活你自己的幸福,與別人毫無瓜葛,愛是真實的,到最後,即使要犧牲性命,也在所不惜。」

這段話似乎給了Adele勇氣,接著她目光移轉,看見外面街上有一群女同志,猶豫了一下,便鼓起勇氣尾隨著她們,跟著她們一起到了另一間女同志的酒吧。



在那裡,她好像看到了另一個世界,她的心裡一半緊張、一半歡喜,對於這個全新的世界感到一點陌生和刺激,在同儕的壓力之下,Adele的身邊沒有人可以幫助她認識自己的性向,她帶著一點徬徨,深吸了一口氣,走進了這個世界。

遠遠的,她就看見染著一頭顯眼藍髮的女子坐在那裡,是那天在街上巧遇的女子,而她也看到了Adele,並主動找Adele搭話。



Emma是藝術學校的學生,大Adele好幾歲,雖然當時的Emma身邊已有伴侶,但二人之間彷彿有一種強烈的吸引力,是那種吸引力使得她們二人越靠越近,最終走在一起。

但當激情逐漸退去,二人的家庭背景與興趣、價值觀的差異逐漸浮現,一點一滴地將原本的熱情和情感磨滅殆盡,是相反的個性吸引了彼此,但最後,卻也是因為相反的個性使得她們註定分離。

在才華洋溢、正要發光發熱的Emma旁,最大的夢想僅是當小學老師的Adele,突然間顯得非常渺小,Emma的身旁也都是藝術家與名流,在聚會裡,Adele往往插不上話題,二人之間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,做愛的次數也越來越少,Emma開始被其他相同類型的女孩子吸引、甚至晚歸,寂寞的Adele也開始和學校裡的男老師發展外遇關係。

最後終究還是東窗事發了,在一次男老師開車送Adele回家的夜裡,被Emma看見,她怒不可遏地質問Adele,甚至也不能接受這麼多年來為什麼Adele不公開自己有一個女朋友,難道是因為覺得這樣的關係很羞恥嗎?

Adele的世界是圍繞著Emma轉的,但在她心裡的另一面,始終都下意識地尋求社會認可,就像高中時初嚐情事,卻不敢在同儕之間承認自己的性向,只能憤怒地在同學面前大聲否認自己喜歡女生。

在盛怒之下,原本溫柔風趣的Emma,突然間像變了個人,變得既暴力又可怕,她無法接受不忠貞的感情關係,馬上就把Adele的行李扔了出去,把她趕出家門。

對於Emma的轉變,Adele顯得有些不知所措,如同前言,她的世界是圍繞著Emma轉的,失去了Emma,那她還剩下些什麼?



回顧在二人相識之初,當初Emma其實是在有伴侶的情況下主動接近Adele,也是在與Adele交往的情況下主動接近另一名同為畫家的女子(後來並成為Emma的下一任女朋友)。電影中對於Emma是否出軌的描寫非常模糊,但這與她發現Adele外遇後的反應相當兩極,可以說是展現出了相當的情感潔癖,她一丁點都不能夠原諒並且接受另一半不貞(抑或與男性發生關係)。也或許是因為當時Emma的心早已不在Adele身上,這件事也促成了壓垮二人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

關於Emma的情感潔癖,或許我們可以在她們分手後相約的咖啡廳裡窺知一二。



事過境遷,在分手過後許久,二人相約在咖啡廳敘舊,一開始狀似輕鬆地閒聊近況,彷彿二人都已經能對過往的事情談笑風生,但話不過三句,無時無刻都想念著對方的Adele,忍不住問起Emma與新伴侶之間的關係是否良好,甚至問起她們的性生活是否和諧,當Emma迂迴地聳肩表示:「還好,就是和妳的不太一樣...」她像發現了什麼僅存的餘火,燃起了一絲希望,大膽地在咖啡廳裡激吻Emma,並將Emma的手伸進自己的裙子裡誘惑她;她認為Emma是想她的。

Emma半是抗拒、半是接受著她瘋狂的吻,直到她忽然像醒來般,哭著大罵住手,停下這一切,二人此時的臉上開始止不住的淚水潰堤。

「妳不愛我了?」Adele問。

我現在跟別人在一起,你知道嗎?」Emma緩慢地搖頭,表示不愛了。

那一瞬間,Adele終於發現,原來這麼久以來,只有她還停留在原地。

但,她又接著緩緩地對著Adele輕吐了幾個字:「但你的無限溫柔,會永遠跟隨著我,一生一世。」

那一瞬間,彷彿她們都意識到了,這一刻,對她們二人而言才是真正的分手。

在這個橋段裡,我們看到了Emma的掙扎,她充滿痛苦的否認究竟是實話、或是她也同樣地無法割捨?美好的愛情對她們而言已成了一種記憶,或許情感就和時光一樣,是無法倒退或者重來的。



電影的最後,Adele去參加了Emma畫展的開幕,在那裡,她遇到了很久以前在畫家聚會裡遇到的一名男演員,當時他告訴她紐約是個很棒的地方,她也笑著說自己很想去,男演員毫不遲疑地問她:「那就去啊!還等什麼?」

久別重逢,二人寒暄了片刻後,他又問了她同樣的問題:「那麼,妳去紐約了嗎?」

「沒有,一直沒有。」Adele仍舊還沒有去紐約。

這就是Adele,多年以來,她只為Emma燃燒,她沒有夢想,她的夢想只有Emma,有Emma在的地方就是她要去的地方,她的整個世界就是Emma,而當命運將Emma抽離了自己的生命,她才意識到自己什麼也不剩。

「大象的長鼻是用來撿拾開心果,沒必要卑躬屈膝;
長頸鹿的長頸是為了摘星,沒必要飛翔;
變色龍的皮膚,綠藍紫白,是為了躲避動物,沒必要逃跑;

詩人的詩是為了講述這一切,以及數以千計的其他事,沒必要理解。」


而過去,在這段感情中,Adele的存在,就是為了Emma,對她而言,沒有必要做其它的事情。或許,這般親膩的情感最後也成為了將愛人推離自己身邊的主因吧。

最後一幕鏡頭,離開了Emma開幕畫展的Adele,穿著藍色的洋裝,獨自一人走在人行道上,漸行漸遠。這個意味深長的一幕在我心裡停留了很久,我對這格畫面所想傳達的意境有諸多的想法,但最後還是決定保留在心裡,我認為影像最棒的一種呈現,就是讓每個人對於結局的看法都不一樣,用自己的角度去詮釋電影所要傳達意境。



雖然近年來有關同志議題的電影越來越多,但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相當傑出,無論是劇本編排或是畫面帶出的感覺都非常有深度,是一部既細膩又情感豐富、不可多得的好電影,十分推薦大家欣賞。

留言